6月26日,《壟上行》報道了荊州市公安縣章田寺鄉(xiāng)的李師傅,要把自己多余的秧苗捐獻出去的消息。節(jié)目播出后,一位因暴雨而損失秧苗的趙師傅給我們打來了電話,說希望能得到李師傅的援助。
需要秧苗的趙師傅,是公安縣埠河鎮(zhèn)人,他的村子和張師傅的村兩地相隔80多公里。要說趙師傅這次要秧苗要得這么急,都是前幾天的那場大雨惹得禍。趙師傅種了有40多畝中稻,但是他的稻田是村里最低的田塊,一場大雨,他的田就成了水庫。這兩天水雖然褪去了,但秧苗因為浸泡時間太長,都已死了。
這場大雨,讓趙師傅直接損失了近萬元。但是他沒有氣餒,水退之后他就想著怎樣補救。正在這時,他在電視上看到了張師傅要捐秧苗的節(jié)目?,F(xiàn)在補種還來得及,《壟上行》記者帶著趙師傅就往張師傅家趕。快到李師傅家時,看到路邊有一家超市,趙師傅當即就喊停車。
原來,他是要給李師傅買一點見面禮。幾經(jīng)挑選,趙師傅買了一箱牛奶和兩袋點心。
李師傅的家比較偏僻,下車之后又經(jīng)過一段步行,我們終于到了他家里。李師傅的愛人李大姐告訴我們,不在家到田里干活去了,馬上就回來。幾分鐘后,李師傅趕回來了。寒暄過后,李師傅請我們到家里小坐。談話間我們得知,李師傅的家里情況并沒有我們想象的好,他的妻子李大姐身患重病。
你大姐患有尿毒癥,病情已經(jīng)很嚴重了,幾乎隔三差五就要到縣醫(yī)院做透析,這給靠種田為生的李師傅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但李大哥重來都沒有放棄過。除了照顧妻子,他還要承擔家里全部的農(nóng)活。李師傅除了種植幾十畝的水稻外,還種了湘蓮,養(yǎng)了小龍蝦。
李師傅告訴記者,因為他的田比較低,容易淹水,所以每年他的秧苗都會搞多一些。李師傅說,現(xiàn)在多出來的秧苗大約可以種六畝多田。前段時間他看電視,知道很多地方都受了災(zāi),他也想為災(zāi)民救災(zāi)幫一把。
我們的田被淹了心里不舒服,別人的淹了是一樣的。我們盡一點綿薄之力吧!——李師傅
說話間就已經(jīng)到了田邊,這一片秧苗就是李大哥要捐出去的,一株株秧苗長得壯壯實實郁郁蔥蔥。
因為車輛原因,趙師傅決定明天再來拉秧苗??赐炅搜砻纾顜煾涤謳覀兛戳怂男↓埼r養(yǎng)殖塘。而這時候,兩人可能已經(jīng)十分熟悉了,聊的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投緣。趙師傅甚至提出將來要跟李師傅一起種湘蓮。對于趙師傅的提議,李師傅也很感興趣,他說非常愿意和趙師傅多交流,將來不管是種植經(jīng)驗還是市場信息,都要跟趙師傅共享。
結(jié)語
一場大雨,雖然給鄉(xiāng)親帶來了損失,但是也帶來了收獲。收獲的不僅僅是秧苗,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一份溫情。因為這場雨,李師傅和趙師傅兩人還建立起了友誼,這是天注定的緣分,希望他們今后能互幫互助,擺脫困難走上致富路。
(記者 袁新路 齊小雨)
壟上行記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