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首飾佩戴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xiàn)變形、破損,需要清洗和拋光,甚至要重新制作,以恢復(fù)美觀度。許多大型正規(guī)的金店都能提供這樣的服務(wù),但因價格較高,不少人還是選擇把金銀首飾送到外面小店甚至是流動的攤販點清洗加工。小店價格是便宜一些,可是帶來的麻煩也不少啊!
前幾天,在孝感漢川市一個菜場內(nèi)金銀首飾加工攤點,一位顧客就和起了店主郭老板起了爭執(zhí) ,起因是顧客將銀首飾拿到這個攤點加工,拿到成品時,懷疑攤販克扣了她的銀子。這位顧客出了40元加工費打造銀飾品,中途挑選款式不滿意,換了2次,幾番周折下來,首飾的重量從原先的63克,變成了54克。
銀首飾變“輕了”意見很大,攤鋪老板也顯得很無奈:“她這2個我出不多花了2天時間,相當(dāng)于一天半,她那三個平板還好打一點,那個圓的又不好打,上面還要刻花,之前做拉絲的,上面還要焊,還要錘還要做,所以就麻煩些,她的損耗就大一些。”
這位郭老板一個月前來到菜場,擺起了這個小攤子,攤位牌子上寫著,首飾加工兌換、收購銀元等字樣的廣告語,吸引了不少人。
這個小攤鋪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也無相關(guān)的首飾加工合格證,吸引來的很多都是中老年人,他們將家里的銅拿來,出點加工費便能以假亂真獲得個有模有樣的金首飾,對他們還說還說很具有誘惑力。攤鋪郭老板說,這些純度不高銀元銅元加工過程中的損耗屬于正?,F(xiàn)象。
郭老板解釋說:“不是百分之百的純銀,還有其他雜質(zhì),一氧化燒成灰一錘就掉了,就有損耗,金的損耗小一些,如果是純金,真金不怕火煉,它的損耗氧化就少一些,銀的損耗就多一些,銅的損耗還大一些。”
編后
大家在加工金銀首飾之前,可以先稱一下,看原來的東西有多少克,商家會開一個單據(jù)。在做之前最好是,把所有的問題都先溝通清楚。免得到后來發(fā)生爭執(zhí)。如果能先交定金,做完后再交尾款就更有保障了。
(漢川臺記者 余澤 尹清)
《壟上行》記者編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