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2日,被公安部定為“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主題是社會協(xié)同治理。安全文明出行。那么,在農村不文明的出行習慣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防范呢?
雨夜過馬路 老太被撞飛
今年6月,黃岡市蘄春縣漕河鎮(zhèn)一位老太太正在過馬路,被迎面而來的轎車撞飛了,現(xiàn)場的監(jiān)控視頻拍到了這驚人的一幕。
監(jiān)控視頻顯示,當晚這位老太太快要走到馬路對面的時候,被對向行駛的轎車撞飛,像拋物線一樣,落在了三十米外的花壇邊,車速之快可想而知。而肇事者卻逃離了事故現(xiàn)場。老人被人發(fā)現(xiàn)后,已經(jīng)失去了生命體征。
派出所門口發(fā)生車禍 酒駕司機自投羅網(wǎng)
有肇事逃逸的,還有自投羅網(wǎng)的。今年10月,武漢一名男子夜晚駕車,不慎在派出所門前撞向了停在路邊的一輛轎車,猛烈的撞擊使小車四腳朝天,肇事者也被反扣在車內動彈不得,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藏龍島派出所民警合力將男子救出后,聞到他身上有酒味。經(jīng)詢問,司機李某當晚喝了12瓶啤酒。
近年來,隨著鄉(xiāng)親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道路條件的改善,很多農村家庭都擁有了機動車,但是鄉(xiāng)親們的擔心和顧慮也就多了起來,特別是路上的酒駕和超速。
農村交通事故隱患“猛于虎”
在農村由于道路條件,駕駛員素質等因素,近年來,發(fā)生在農村道路上的事故比例已占我國年交通事故總量的近一半,重特大事故多發(fā)、高發(fā)。從統(tǒng)計來看,2006年到2012年,全國發(fā)生了200多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發(fā)生在農村公路上的就高達60多起,比例較高。其中,有三種不良出行習慣,極易引發(fā)安全事故。
農村三種不良出行習慣
第一,是駕駛摩托車無牌無證
第二,是很多農民朋友出行的時候,喜歡乘坐三輪車,把三輪車當成客車在使用
第三,就是比較容易出現(xiàn)酒后駕駛
從2012年開始,12月2日為“全國交通安全日”,主要考慮數(shù)字“122”作為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報警電話,同時考慮12月已進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發(fā)期。
交警部門也會在此時組織開展全國范圍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活動,保證廣大民眾出行安全。那么,在農村駕駛車輛,到底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交警提醒
提醒農民朋友出行駕車的時候一定要慢些;
三輪車出行的時候后座上不要載人,因為這樣容易發(fā)生群死群傷的事故;
冬季來臨,臨近年關,如果出去走親訪友,喝酒了 千萬不要駕車。
——荊州市交管局一大隊三中隊指導員代文剛
說到交通安全,有一句標語特別警醒我們,那就是安全才能回家。交通安全大家千萬馬虎不得!
(記者 小月 李磊杰)
《壟上行》記者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