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夢婷,今年10歲,是武漢市新洲區(qū)三店街道紅旗小學(xué)五年級的學(xué)生。因為家離學(xué)校有些遠,她選擇了寄宿,每周回家一趟。夢婷說,如果我們要去看她,最好是星期五的下午,那天是她要回家的日子。
邱夢婷的家,住在三店街道的施廟村。一進屋,放下書包。夢婷就迫不及待的,說要去找她最想念的“好朋友”——洋娃娃。
一個星期沒有見到自己心愛的芭比娃娃,夢婷說她好想它。我們本以為,這只是夢婷所珍視的一個玩具而已。而在跟夢婷的聊天過程當(dāng)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娃娃是夢婷的一個“伴”。
夢婷說,芭比娃娃和家里的小狗糖糖,是她最要好的“朋友”。從小到大,爺爺奶奶經(jīng)常不在家,她就會和它們說說話。
我們陪夢婷聊了一個小時的天,她的爺爺奶奶回來了。瞧著二老,身子都很瘦弱。兩人剛做完工的手,滿是傷痕,夢婷的爺爺說:“不論出多少,我都做。干一個,撿一個。做一天比不做一天要強。撿一個,要比掉一個強。不管多少,總是在進,多少要進一點錢。”
一天從早忙到晚,二老掙得還不足100塊錢。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很珍視每一次做工的機會。夢婷的爺爺說,夢婷的爸爸在她兩歲多的時候,生病去世了,之后媽媽也離開了這個家?,F(xiàn)在家里,只有他們爺孫三相依為命。
想起兒子,邱爹爹的眼眶紅潤了,“人家家里過年過節(jié),人家有兒子回來。我不管怎樣,望都望不到了”。
提起爸爸,愛笑的小夢婷,也哭了,在夢婷的回憶中,關(guān)于爸爸的記憶是空白的。只能是通過他的相片,想起他的樣子。每每想起爸爸時,夢婷都會翻看他的相冊。只是爸爸旁邊的那個人,卻是她不愿意看到的。雖然娃娃不會說話,但是它會一直陪伴在夢婷身邊,不離不棄。對于夢婷而言,媽媽還不如這個娃娃愛自己。幸好,夢婷還有疼她愛她的爺爺奶奶。
編后:在采訪夢婷的過程當(dāng)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夢婷其實是一個很開朗也很健談的孩子。因為從小缺少家人陪伴,她無處傾訴,才把娃娃和小狗當(dāng)成了“好朋友”。以后,我們希望能給夢婷找到一個愛心媽媽,有時間的時候去陪孩子說說話,帶她出去走走,讓孩子不再那么孤單。
(記者 朱嬋馬飛)
《壟上行》記者報道